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教父》
在波谲云诡的比特幣世界,即便你不是半秒鐘看清本质的天才,但也千万别当个一輩子都看不清本质的傻瓜。
早年间,我还是一名区块链研發人员,在那段三点一线的时光里,在那些 todolist 被勾掉的深夜中 ,我的技術水平成长很快。那时候,炒幣的盈利加之技術的领先让我「认知膨胀」。膨胀虽然是个中性词,但如果在时间的长河中俯瞰,那么無論从經濟学还是物理,膨胀的事物往往都走向恶性結果,比如有經濟鸦片之称的通货膨胀;宇宙的持续膨胀將走向空间大撕裂而最終灭亡。而「认知膨胀」让我失去了冷静与思考,自大的认為看懂了比特幣的本质,拿到了财富大門的鑰匙。而殊不知,仅仅技術水平的提高不等于认知能力的提高,我只不过从一个普通傻瓜變成了一个發際线被提高的傻瓜而已。最終,一身的武艺也没躲过資本镰刀的当頭一割。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最近两年,我汗牛充棟的阅讀了大量文字,其中囊括了比特幣發布之初的两年中本聪本人對比特幣的探討郵件与回帖、比特幣白皮書和源代碼、以及大量奥地利学派經濟学、行為学、货幣史等書籍。漸漸地我摸到了一点感觉,每合上一本書,我都在心的底里對比特幣的本质增多一点隐隐約約的理解。
那么比特幣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找到答案?
比特幣诞生至今,它就像一条源遠流长的大河,有着自己的方向与力量。它川流不息,一路上淹没大坑滋养農場,暗流湧动于堤坝之内,扶摇直上于山谷之间,等到浪潮退去,平静又如初时,这大河却流淌的更加宽广了。
要寻求比特幣的本质,我们絕不能刻舟求剑式的站在岸邊,而必须踏上一段溯本清源的旅程,回到这条河的發源地去一探端倪。
2008 年 11月 1 日,一个 ID 叫中本聪的匿名人士在網路上留下了他的青云之志:「我一直在研究一种全新的完全点對点的電子现金系統,抛弃第三方信用机构。」紧接着是比特幣白皮書的链接。之后,bitcointalk 論坛吸引了天南海北的各路大神,形成了一个围繞比特幣活动的小圈子。
就是这个小圈子為比特幣这条大河注入了原初力量,他们人虽不多,但各个武艺卓絕。这其中就包括了密碼学领域的大神哈尔·芬尼 (Hal Finney),他也是比特幣網路第一笔轉账的接受者;还有计算机安全的科学家达斯汀·D·特拉梅尔(Dustin D.Trammell),以及文件共享协議 BitTorrent 的創始者布拉姆·科恩(Bram Cohen) 等。
接下来两年,这个小圈子陸陸续续的對比特幣展開了全面討論,例如比特幣的价值、技術架构的設计、物料的管理、以及安全防御等等。
而就在 2010 年 12 月 12 日,中本聪發布了比特幣0.3.19版本之后,他就事了拂衣去似的没了音讯。
而 2008.11.1 ~ 2010.12.12 这两年期间所有的論坛討論和来往郵件都被公開。这些原始的資料對于比特幣研究人员具有极高价值。可以这么說,这价值好比是三星堆遗址于歷史学家、达芬奇的手稿于文艺复興史研究员、拉斯科洞窟的壁画于人文学者、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照片于物理学家。
这些資料就是我们溯本清源一探究竟的内容,我们要在这里找到關于比特幣本质的答案。
这些資料完整的記錄了比特幣从一个胚胎發育成婴兒的过程,也記錄了以中本聪為核心的小圈子對于比特幣的初心、期待、担忧与预言。
比如在 2010 年 2 月,有人對比特幣經濟模型提出质疑
由于比特幣的挖礦持续难度增加,而比特幣的產出數量却不斷減少,因此这个經濟模型不可持续。
關于这个质疑,一名 ID 叫 xc 的人率先做出了回复:
这是个庸人自扰的問题,没有人会死于通货紧缩的漩涡。懷着通货紧缩而購买力增加的期待,收藏和儲蓄幣絕不是坏事。这可以把比特幣集中起来做更大規模的事情,甚至將来会出现比特幣銀行,以市場利率借出比特幣。
十一年后的今天,再来看这段回复;这个小圈子在当时就聊到了比特幣收藏儲蓄的特质,并预言了比特幣銀行的出现,而比特幣銀行不正是当下幣圈最火熱的 DEFI 的核心要旨么。
这些資料中像这样見卓識的探討比比皆是,而對我启發最大的,是这个小圈子對比特幣价值的探討。当我讀完那些關于比特幣价值的討論資料,我發现这似乎正是我一直寻找的鑰匙,它打開了我的一道思想之門,引领我通向了一个自由辽阔的地方 -- 奥地利学派經濟学。
關于比特幣的价值,这个小圈子曾討論过一个主题:「比特幣并不違反米塞斯回歸定理」。这个主题下面有多个回帖,主要内容是比特幣的經濟模式是否違背了先賢们提出一些經濟学理論,其中出现最多的几个名字就是門格尔,米塞斯、罗斯巴德等,而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 -- 他们都是奥地利学派的經濟学家。
奥地利学派經濟学(以下简称奥派經濟学)可谓是一个歷史悠遠的传統,奥派經濟学家们都具有共通性,比如 16 世紀西班牙經院哲学家代表人物馬里亞納、奥派第一代掌門人卡尔門格尔、被称為「奥地利最伟大的靈魂」的米塞斯、以及諾貝尔經濟学奖得主哈耶克,他们都认可主觀价值論、个人主義和自由市場等基本思想。
而这些基本思想与比特幣之间存在着某种量子纠缠似的關联,以至于他们在很多問题上都有一种不約而同的默契,比如對于通货膨胀的態度等等。
奥派經濟学家们對通货膨胀是极度厌恶的,并认為:「通货膨胀是一种不公平的过程,它会對不同群体的命運造成不同的影响,而最先獲得新增货幣的群体獲利最大。」比如,当下美国 1.9 万亿美元的大放水,最先獲得 1400 美元的美国人民的將獲利最大,而他国人民將為其买单。
中本聪在曾比特幣的創世区块中留下了 50 个比特幣和当天《泰晤士報》的頭版文章标题:「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處于實施第二輪銀行紧急援助的邊緣」。可見中本聪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對立。
那么,那个小圈子所討論的米塞斯回歸定理又是什么?它与比特幣的本质有什么關系?
我想这問题的答案或許就在先賢的著作之中。
于是,我久逢甘露似的阅讀米塞斯、哈耶克、罗斯巴德等奥派經濟学家的著作,欲求在先賢们的思想宇宙中找到链接比特幣本质的虫洞。
但是先賢的著着實难啃,晦涩语言加之庞雜概念,让我在阅讀中总有一种两眼摸黑的感受,甚至一度陷入了自我懷疑。
直到有一天,当我合上米塞斯那本《人的行為》时,窗外绿色梧桐树叶漏进来的金色阳光在红棕色的牛皮桌墊上照射出形状各異的斑驳,原来天已經亮了。我看向《人的行為》深色的胶版紙封皮上的米塞斯,非零曲率的紙面却折射出来一些波长不同的光,我揉揉眼睛,一时间我竟错乱的把米塞斯和中本聪当成了同一个人。
我回过神来,腦袋里的回歸定理、行為学、比特幣、区块链等词汇就像几块量子力学的樂高积木,毫無規则的随机出现又消失,而后的几秒鐘它们竟然有点完美的组合了。
想要真正看明白那个小圈子討論的话题 --「比特幣不違法米塞斯的回歸定理」,-- 我们就要搞清楚两个問题:米塞斯是谁?如何理解回歸定理?
那么米塞斯是谁?
维基百科的描述是:「1881年9月29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兰堡路的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是知名的經濟学家,歷史学家,哲学家,作家,现代自由意志主義運动的主要领導人,也是古典自由主義第一把交椅。」
已獲諾奖的哈耶克于 1977 年為老師的《米塞斯回忆錄》作序时寫道:「当我回顧社会科学领域的思想史,我發现他这样的人在教授中间是找不到的,甚至亞当·斯密也难望其项背;能够与他相提并論的只有伏尔泰、孟德斯鸠、托克维尔或約翰·斯圖亞特·穆勒这样的大思想家」
1973 年 10 月 10 日,92 歲的米塞斯于美国紐約寿終正寝。他的遗孀玛吉特认為米塞斯曾引述的一段话最能描述他的个性:「他最令人敬仰的品质是寧折不弯的誠實,毫不犹豫的真誠。他从不屈服。他总是自由的說出他认為對的東西。如果他曾打算收斂一点或仅仅弱化一点對流行却不负责任的政策的批評,那些最有影响力的位置和大門都將向他敞開。但他从未妥协。」
而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介绍这位先賢,那一定是:「他是一位遗世独立的预言家」。
他在维也納担任講師期间,就在私人討論班中预言了 30 年代的大萧条。不仅如此,他还在1932 年 9 月的一次專業人士聚会中,對大家說这很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見面了,因為再过 12 个月希特勒就会掌權。当时在場的人都不相信的笑了起来。事實證明,米塞斯的预言都是對的。
米塞斯虽然高瞻遠瞩但却非常孤独。1940 年,他被迫背井离鄉,踏入美利堅的土地。耳顺之年的他必须抛弃过往,在異国他鄉重新開始,于是他用一种寫遗書的状態開始寫下《米塞斯回忆錄》。当他在書中回望奥派第一代掌門人門格尔的人生时,他寫下了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不到四十歲就如此清晰的预見到了灾难和所有他珍視的事物的毁灭,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悲觀絕望」。同样的,这句话亦可以用来描述米塞斯自己的人生,反正当我讀到这句话时,腦海中浮现出来的是一位遗世独立的预言家茕茕孑立的背影。
然而,事業与生活上挫折無法擊垮一个心中充滿学術理想的人。
也正如米塞斯在回忆錄中所言:「直到今天,我还是没有失去勇氣。我会尽到作為經濟学家的職责。為了传达心中的真理,我永遠不会感到疲勞」。
来到美国的米塞斯重整旗鼓,窮經皓首般于 1949 年出版了他的扛鼎之作《人的行為》。这本書被罗斯巴德称為20世紀人类智慧最好的產物之一;虽然从本書出版到今天已經过去了 72 年,令人欣慰的是,直到今天,即使在年轻讀者活跃的豆瓣上,本書的評分也都一直在 9 分以上;
也应照本書译者夏道平先生那声感嘆:「不朽的名著,没有时效問题,因而也没有过时的翻译;有的,只是無常的时運」;
而这本《人的行為》也是本次溯源比特幣本质的一条必經之路。
關于回歸定理,米塞斯早在他 1912 年出版的《货幣和信用理論》中就曾提出了回歸定理的概念。稍微通俗的表述就是:
「货幣的供需關系决定了货幣的購买力强度,今天的供需關系决定了今天的購买力,而今天的供需關系是被昨天的購买力所决定,以此向前类推,可追溯到货幣第一次具有交换价值的那一刻,在那之前,它还具有一定工業价值」。
而米塞斯从《货幣和信用理論》中提出回歸定理之之时,經过了三十二年,米塞斯又在《人的行為》中用行為学對回歸定理再次做出了解釋。
關于行為学,别指望仅靠阅讀我这篇浮皮潦草的文章就能深入理解,它更需要通讀米塞斯之后的邏輯推演与反复思考。
而我的任務,就是在行為学、比特幣、回歸定理之间建立起来一个彼此關系,帮助我们發现比特幣的本质。接下来我们就来梳理下三者的關系。
根据行為学所言,人是自利的。这是探討人之行為的出發点。如果你要問人為什么是自利的?對不起,这是一个极据(Ultimate Given),也就是人类现有所能硏求到的知識极限。就像光速為什么是三十万公里每秒一样,是个极据。
一个人的行為总歸是增进他的滿足。消除他的的不适之感。
即使这个行為的直接目的是改善别人的生活情况,也是自利的行為。因為行為者认為使别人吃的好比自己吃的好更让自己舒服。行為者的不适之感是由于看見别人饑餓引起的。
而人之行為,总歸是消除自己的不适之感。并且这个不适之感完全来自行為者自身的感受,其他人無法評价。
而由于每个人的不适之感不同,消除不适之感選择手段也就不同,行為就会不同。即使不同的人彼此面對同样的事物,掌握了同样的資料,他们的對这个事物的評价也会不同。
而對于比特幣市場,正是由于人之差異,彼此的不适之感受不同,于是在同一时刻對同样一枚比特幣也有不同的評价。而交易就可以同时消除双方的不适之感受。比如對于一位比特幣的买方,多一枚比特幣是要比不少掉 6 万美金更能增进他的滿足的,而對于賣方则正好相反。
而正是由于比特幣交易者彼此之间各不相同的个体行為,才形成了这波谲云诡的比特幣交易市場。
回歸定理提到「货幣的購买力是由货幣的供需關系决定的」,这很好理解。比特幣的总供应固定是 2100 万,而体现購买力的就是价格,价格是随供需關系而變。
而回歸定理还提到「今天的供需關系决定了今天的購买力,而今天的供需關系是被昨天的購买力所决定,以此向前类推」。
關于这部分的解釋,米塞斯在《人的行為》第十七章第四節的「货幣購买力决定」中有所提及:
「因為行為总是把將来的情况做更好的安排,那么一个人在考慮取得或放弃货幣的时候,他首先要注意的,自然是將来的货幣購买力和物价情况。但是,他除了从刚刚过去的货幣購买力的情况来考慮之外,他不能對將来的货幣購买力做任何的判斷。」
也就是說,行為人對于未来货幣購买力的判斷,只能依賴刚刚过去那一秒中的货幣購买力知識。
假如我们把货幣購买力的歷史知識全部忘記,那么货幣的發展歷程就要从頭開始。
所以說,一个货幣的購买力是可回溯的,回溯到有人第一次想把这个货幣作為交换媒介来保存的那一刻,而再之前,它一定是有一些工業需求的。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比特幣是否滿足回歸定理。
现在,让我们回到那篇 2010 年的帖子 --「比特幣并不違反米塞斯回歸定理」,来看看中本聪對这个問题的回答:
作為思想實验,設想有一种贱金属像黃金一样稀有,但有以下的特性:▲ 单调的灰色。▲ 導電性不太好。▲ 不是特别硬,但是没有延展性或者不容易鍛造。▲ 没有任何實用或装飾用途。以及一个特殊的、神奇的属性:▲ 可以透過通信信道传输。如果因為某种原因、以某种方式多少獲得了一点兒价值,那么想要遠距离轉移财富的人可以买一些,传输出去,并让接收人把它賣掉。
中本聪的回复非常精彩,中本聪把比特幣当成了一种可透過通信信道传输的神奇的金属。这對我们理解比特幣的本质至關重要。
想想為什么元素符号為 AU 的金成為了长久以来的货幣。
主要原因有两点:
-
金(Au)属于惰性金属,不容易發生化学反应
-
金是稀有金属,其总量很难有爆發式的增加
而金的其它特性,比如美觀、導電性好、中子捕獲能力强等,这些特性在使其成為货幣的过程中,并不是加分项。
那么假如现在存在一种神奇的金属,它具備比黃金更强的惰性、更穩定的的总量、并可以在通信信道传输。那么这种金属是否适合做货幣呢?
回答这个問题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下「可以在通信信道传输」这个特性,这理解比特幣本质的關键。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比特幣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其本身就有质量轉移的能力,而對于扮演货幣角色的金属,质量的大小就是价值的多少,因此质量轉移能力就相当于支付能力」。
在古代,如果我们想用金銀做一笔做跨物理距离的支付,無非就是人馬車船的運输。即使现在借助于互联网金融平台,但那也要依賴中心化伺服器的。
而比特幣这种金属则不同,借助于区块链技術,它本身就有质量轉移的能力,可實现夸物理距离的支付;这个而这质量轉移能力与货幣属性又是合二為一的。这就是理解比特幣本质的關键。
比特幣的本质就是一种惰性极强、总量穩定、且自身融合了质量轉移能力的特殊金属。
我们再次回看米塞斯的假定,如果人类將货幣購买力的歷史知識全部忘記,將会怎样?
那么必然的,货幣的發展歷程就要从頭開始。而在成為货幣的特质上,比特幣确實是選项之一。
而到底選择哪一个,金銀、比特幣、美元、人民幣或其它?或者比特幣会代替黃金么?这便不是我的任務了。就像米塞斯對行為学的表述那样:「行為学是中立的,他不涉及价值判斷,而是陳述」。而我想要做的,同样是根据自己的所見所闻所学所想,將比特幣的本质做一个陳述。
至此,一起都如此清晰了。
以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眾号: 陳東澤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